2013年3月2日 星期六

南東西北脊、貳次遊吊燈 (2013-02-23)

癸巳年正月十四,晴,有煙霞。

路線: 烏蛟騰 -> 南脊 -> 吊燈籠 -> 東脊 -> 水管路 -> 苗三大坡板 -> 苗三古道 -> 不知名澗線 -> 西脊 -> 吊燈籠 -> 北脊 -> 蛤塘 -> 梅子林 -> 荔枝窩 -> 分水凹 -> 谷埔 -> 鳳坑 -> 鹿頸 -> 沙頭角公路

 




本來想約友人同行吊燈籠,不若友人當日有約,既得悉打後幾日陰晴不定,故寧「固我獨行」都免得要“擇日重賽”。
八點多已到大埔墟鐵路小巴站,排20c往烏蛟騰嘅就只有兩位人仕,根足時間表就要多等一個鐘至有車上。


結果都要十點過尐至由烏蛟騰起步。

原本路線係先由南脊上吊燈再落東脊後,走經三椏村過荔枝窩大休。


但當落東脊後臨時變卦,改走犂頭石方向接水管小道往近下苗田的苗三大坡板大休。

由接近十二點半hea休到三點多一尐,就諗着由苗三古道返回烏蛟騰走人。
本來就此完結,但當過了上吊燈籠嘅分义位不久,就發現有條澗邊小徑並系有很多旅行隊的絲帶。雖未曾探遊此線,但見衆多絲帶及白字為記,加上大致方向估計為芬箕托附近,便興冲冲的往行矣。

一路下來除了留意絲帶記號,亦有注意此小徑走道澗旁,即澗線一條往上源接回吊燈籠西脊路線,約莫耗了一個鐘左右,就要決定是否往回烏蛟騰走人,或再往吊燈籠。既然獨行俠一個,當然就要盡興而歸,就此決定二度過吊燈,北脊落蛤塘。

本來由梅子林是有路到朱門田,但我竟誤道經過荔枝窩,再加上雙腳抽筋,到達分水凹後的十字路口已經係六點七個字,以目前行進速度嚟講由烏蛟騰座小巴返大埔就只有八點十五分的最後班次,錯過或者誤班嘅後果太大。如果往鹿頸,路線雖長,但若果過了尾班小巴,後果都只是行多一段路出沙頭角公路等巴士。

經谷埔過鳳坑到鹿頸已經八點了,離尾班車都過了半個鐘。當然要行到出沙頭角公路巴士站都要四十分鐘。

130223 南東西北脊、貳次遊吊燈 Twice passing onto Tiu Tang Lu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