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癸巳年九月十一日,晴。
重陽收到亞仁嘅電郵話約後日行山,我當然冇問題。另外在電郵中提到亞仁嘅手電已經爆咗額,無怪乎會出 email 約行山。而原本 Donald 建議嘅路線係 “Long Ping > 玉女拜堂 > Ah Kai Shan > fish ponds > Lau Fau Shan”。
當日並非假日,只係 Donald 接連幾日都係輪間休假,加上亞仁當日清假,計埋我就三人成行。
在地圖上通常標示的是髻山,丫髻山只係口語上嘅叫法。而對上一次遊丫髻山係 2009 年嘅 12 月,已經係三年幾前嘅事啦~
十點十五分左右,朗屏西鐵站等齊人後出發。Donald 諗著由貨櫃場經玉女拜堂穴上丫髻山,但我建議由朗屏邨對開停車塲入小徑上山,但原來 Donald 知道朗屏邨對開有另一條小徑都可以上山。


小徑上嘅山係丫髻山南面嘅山崗,而玉女拜堂墓穴比較接近貨櫃場方向,Donald 建議直截了當的過山谷「河」位向穴位進發,而我同亞仁寧愿經由丫髻山腰兜過谷位往玉女拜堂去。
我自己對風水墓穴冇乜研究亦不感興趣,草草影了一兩幅相也就罷了。


參觀過後就直上丫髻山,在南髻山頂小休一會,就繼續往北髻。而北髻西面一側則被山火燒過,正正被落往盛屋村的山路隔開了。
用數碼相機影嘅相,點都比手機影嘅高質素,尤其 zoom 遠拍攝或微距對焦。只係當自己唔記得帶後備電時,手機就可以當為後備相機咁用,而且有埋 GPS 定位(不過有時唔準,甚至冇定到位)。










係山上望落連連的圍塘、同親身走在圍塘路中的感覺,就好比慢步海邊沙灘、與身在無邊際的海中的感覺有些類同,加上一路上樹蔭不多,走在太陽底下又辨不清方向的感覺實是難受。
曾經的圍塘路,令我憶起友人的近况。世事無常、人生亦然。2005 年 3 月曾同遊“元朗屏山文物徑至流浮山”的一位好友,而今卻因出血性中風卧於 ICU 的床上… 僅祝他早日康復!











不知是否受心情低落的影響,令享受行程嘅興趣大減。只是隨便的找個有遮蔭的地方大休過後,沿石屎路行至尖鼻咀,再上尖鼻咀瞭望台作片刻的小休。據 Donald 講小山頂亭旁平地邊原本置有兩台望遠鏡,不知甚麼原因現在沒有了。







沿馬路繼續往流浮山進發,行經上沙橋村,Donald 提議進村出石灘看看高如小樓的紅樹林,我本想作罷躲在蔭涼處趁機休整,但不竟未曾遊歷也就不好推卻不陪同行,就隨着往石灘觀賞后海灣的午後景色。







逗留片刻,又經在大樹下乘涼的外傭指點提示可往另一邊的石灘探賞,過後在村內找一小店舖(士多)稍侍休息,並由亞仁請飲汽水。士多雪櫃內的罐裝除了可樂($5)就是啤酒($7)。至於甚麼原因令亞仁慷慨解囊就不得而知了(好似Donald嘅斬獲更多云云~)。






涼快過後繼續沿深灣路往流浮山方向前進,行了沒多久的就齊齊上了開去元朗的小巴,結束一日嘅行程。

很好的記錄,很好的敘述,有心的製作。
回覆刪除